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返回

关于学会提名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候选对象的公示
发布时间: 2023-04-24    

      按照《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部 中国科协 科技部 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评选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的通知》(人社部函〔2023〕27号)要求,经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秘书处专项工作组审核,并报学会研究决定,拟提名五位个人、一个集体作为候选对象参评第三届创新争先奖,并从4月24日起进行为期五个工作日的公示(详见附件)。

     公示时间:2023年4月24日至28日。对拟提名候选对象如有异议,可在公示期内向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秘书处反映。为便于对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请在反映问题时,提供具体事实或线索,并请提供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我们将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履行保密义务。

     受理电话:010-68598030 68598482

     特此公告


     附件:学会拟提名参评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候选对象情况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2023年4月24日


附件

学会拟提名参评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候选对象情况

(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


     一、个人奖候选人

     1.上官王强,男,1976年6月生,中共党员,汉族,籍贯:浙江温州,文学硕士,副高职称。现任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媒体运营中心总监。上官王强同志在农业农村部的指导下推出“中国农业生产托管万里行”大型全媒体直播活动,农业农村部对活动给予高度肯定,指出这种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全媒体多平台宣传的方式,系列展示推广各地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模式,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有力的推动了该项工作的全面发展。2022年4月策划推出全国农服进万家系列活动,农业农村部唐仁健部长专门作出批示:“谋划不错,继续推进,不断创新”,充分肯定了上官王强同志在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中的突出工作。提名领域:社会服务。

     2.方明,男,1973年7月生,中共党员,汉族,籍贯:安徽阜阳,管理学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客座教授、博导。方明同志创办安徽省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并获批升级为我国科普领域唯一的科普产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任执行主任兼总工,牵头创建中国科协人工智能科技传播中心。研发科普产品560余台套,获批知识产权221项,国家级科技项目6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6项、科博会金银奖8个,带领团队获评国家级科普研发示范团队。开展“人工智能科普大篷车”科普公益活动,十余年来行程300余万公里,遍及全国26省市自治区686个县区,惠及公众1.6亿人次,获评中国年度基层科普人物。创办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新创意大赛并连续举办十三届,被省委省政府誉为培养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工程”。提名领域:社会服务。

     3.池建新,男,1973年12月生,中共党员,汉族,籍贯:山西朔州,文学硕士,一级导演,现任中央新影集团副总经理、发现纪实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秉承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60年创作传统,聚焦科学类知识类纪录片的创作,池建新带领国内最大科学纪录片团队,创作了《手术两百年》《门捷列夫很忙》《我的牛顿教练》《被数学选中的人》《良渚》《珠穆朗玛》等几十部科学纪录片,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后,引起全社会对科学纪录片的关注,台网累计播出十几亿次,被称为新型知识类纪录片。纪录片中丰富的知识与新颖趣味的表达,激发广大网友尤其是中小学生对科学的喜爱和崇尚。并多次荣获国际科教影视的最高奖项中国龙奖,在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方面做出贡献。提名领域:社会服务。

     4.陈征,男,1981年9月生,无党派,汉族,籍贯:陕西宝鸡,理学博士。现任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征同志在科学普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工作,对近年我国相关重大政策制定和重大科普活动实施均给予了有力支撑。具体包括:在科普创作、活动方面取得特色鲜明、影响广泛、国内领先的一系列成果。其中大型科普节目《加油!向未来》收视率超过1%,全网播放量超过10亿,获2021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3)和第25届电视文艺“星光奖”,成为国内电视科普代表性作品。提名领域:社会服务。

     5.李勇,男,1965年11月生,九三学社社员,土家族,籍贯:湖南永顺,工学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2015)、俄罗斯工程院通讯院士、乌克兰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钢结构大师、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聘津贴专家。现任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特聘教授。李勇同志是我国组合桥梁领域开拓者之一,主持深港西部通道跨海大桥、深圳彩虹大桥等多项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在桥梁领域技术发明方面获重要突破,创新发展了我国组合桥梁设计理论,为中国桥梁在国际上占据重要地位作出了突出贡献。提名领域:面向经济主战场。

     二、集体奖候选团队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馆藏基地”团队。2010年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启动“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2010年7月起,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开始承担采集工程的资料收藏、研究、宣传等工作,并于2011年建成了“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馆藏基地”(简称“馆藏基地”)。经过13年的建设,团队培养了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截至2023年,已入藏485位科学家及团体各类采集资料,其中实物资料超过14万件,电子资源超过30万件。此外,团队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举办大型主题展6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每年接待线下活动2000余人次;为国家博物馆“中国梦 科技梦” 的展览、提供重要材料;支持中央电视台《吾国吾家》《人物》等系列节目的拍摄工作;组织团队成员参加科学家先进事迹的宣讲活动,如彭士禄全国事迹宣讲;出版科学家传记或科学家精神宣传系列丛书等10部。该团队在服务科普,服务科学家精神宣传,服务采集工程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提名领域: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