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闻学会理事王国燕出任世界科技传播学会网络与社交媒体分委会主席
6月19日,在世界科技传播学会(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twork, 简称PCST)换届后首次全体理事会上,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科技传播理论研究专委会副主任、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王国燕被任命为网络与社交媒体分委会主席,巴西学者Germana Barata担任联席主席。作为科技传播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PCST自1989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全球科学传播的跨文化对话与实践创新。网络与社交媒体分委会旨在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提升全球科技信息传播效率、促进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科学共识构建。此次任命,既是对王国燕教授长期深耕数字化科技传播领域的肯定,也是PCST对中国在全球数字科技传播中角色的重视。
王国燕教授自2018年当选PCST学术委员,成为当时中国高校唯一入选者;2023年成功连任PCST学术委员,任期延续至2027年。在任期间,她积极推动中外科技传播学界对话,2024 年主办了世界科技传播学会苏州国际论坛,吸引26个国家300余名学者参与盛会,成为时隔20年PCST重返中国的标志性事件,更搭建起中国科技传播实践与全球经验对接的重要平台。她领衔的苏州大学科技传播研究中心与PCST主席Fabien Medvecky领衔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家公众科学意识中心共建的"科技传播国际联合实验室",更是成为中外学术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与此同时,王国燕教授运营的“科技传播研究汇”(China_PCST)公众号也被PCST收编为世界科技传播学会官方唯一的中国社交媒体账号,弥补了长期以来PCST社交媒体网络对中国用户信息传播的盲区。该公众号自2016年注册以来,持续推动国内外科技传播研究报道资讯,目前China_PCST公众号的订阅用户已经超过了PCST官方社交媒体Twitter和 Facebook的订阅人数,成为中国科技传播领域信息沟通和了解国际动态的重要阵地和桥梁。
深耕数字传播领域多年,王国燕教授的研究与实践方向精准匹配了网络与社交媒体分委会的使命。她聚焦科学可视化、数字与智能传播等领域,在《New Media &Society》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Science Communication》《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70余篇论文,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欺骗性人工智能的信息传播、社会影响与风险治理"为数智时代的科学信息传播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此外,十余年来她协助百余项前沿科研成果设计《Nature》《Science》等顶级期刊封面故事,将科学可视化与社交媒体传播深度融合,推动硬核科技走向全球大众视野。
网络与社交媒体分委会的联席主席Germana Barata博士,作为PCST科学委员会资深成员,在拉美地区科技传播数字化实践领域拥有丰富经验,两人的跨洲合作将为全球网络与社交媒体科技传播构建"东西方协同"的新范式。同时,此次PCST理事会的分工调整也将为2027年即将在中国上海举办的世界科技传播双年大会注入全球数字化传播的创新动能。